日本对外国人的“歧视”

来了11年多了,周围认识的人来来去去,很多人和我一起念书,吃饭,爬山,滑雪,然后在各种场合下和我讲,说日本人到底对我们还是有歧视的。尤其是那些年纪大点的,有点什么事都往那个方向想,讲得信誓旦旦,振振有词。

呆的时间长了,很多时候的确会碰到一些赤裸裸的,即便不是对着你本人来,有时坐在电车上听人讲“外国人多了,日本完了”之类的言论。很多人会因此觉得非常不愉快,有时我也会。

本文就以个人有限的见识来说说“歧视”。


歧视真实存在

先说些简单的,歧视是真的存在的。

我们不能指望全日本都对外国人彬彬有礼,毕竟日本人生活在日本是不需要门槛的,不像我们多少得受过点教育,有几个小钱(哪怕是借来的)。他们出生就在这片土地上,就像我们不能选父母和护照一样,他们也不能。

这意味着什么?

这意味着“多么烂的本地烂人都有可能出现在我们面前”。

比如这种。

对他们来说,外国人,多笨的外国人,只要涉足日本,就都是夺走他们工作的元凶,毕竟他们更笨,更懒。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认识一个外国人,却天天和你讲“外国人不讲卫生,不讲信用,不讲公德,不讲常识,还不讲日文”。我来不久的时候,有人夸我和国内北方人夸上海人一样,“你不像个外国人”。我作为上海人,在国内有人那么夸我时,我都觉得他们是傻逼。

歧视是真实存在的,你没法回避这个事实,就像你无法回避文明中国有人叫日本人小日子,叫印度人阿三一样。


歧视在绝大多数时仅限于个人和私营业主的判断层面

这句话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什么意思。

讲得简单些就是,“你很难找到规则性,制度性的歧视行为”。比如,你可能碰到一个日本人天天和你说你祖国多不好,或是外国人在日本天天随地大小便,或是看到很多媒体会报导一些外国人被逮捕的消息,也会碰到上图那种脑子不好的私营业主,但出门办事,我个人并不记得会有大型企业和政府组织,有意识地欺负外国人。

很多人觉得下述事实是“歧视”的证据

  • 办电话卡买手机不能申请比签证更长的分期付款
  • 非永居不能申请各种低息贷款
  • 很多企业的外国人采用率非常低
  • 外国人来日本时的初始起步手续非常不友好
  • 租房时有些房东会不租给外国人

诸如此类,其中有一部分是这个国家的办事水准一般,而另一些部分么,完全是基于经验而产生的个人判断,也并不算制度性歧视。

比如部分房东不租房给外国人这事,往往基于这种经验(点击进入)。我自己某种意义上也是房东,我当然知道最正确的看法是“把每个租客分开看”,但是吧,人的判断时间和成本是有限的,当一些事实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定水准后,即便道理都懂,我也是会选择一定程度上的“一刀切”的。

其余的么,有些是全世界哪个国家都不行的事,有些么,只是那些一口一个歧视的人配不上而已。


歧视在很多时候是个好借口

很多人都不傻,自己是真的被歧视,还是自己有问题,其实清楚得很。

但是,心里清楚并不代表嘴上诚实。

我们有一种文化叫面子,被歧视这个理由,在很多时候都是面子的好朋友。

我的老板接近60岁,来日本两年多。和他共事这段时间,我在下述情景下总能听到他一口一个歧视的抱怨。

  • 公司刚开出来,开不出法人银行账号时
  • 寄予厚望的生意最终被当地供应商拿走时
  • 换驾照但实车考试一直通不过时
  • 把客户拉上了饭桌却一无所获时
  • 照着自己的方式工作,被日本人抱怨时

发生这些事实的原因,很多时候在我看来是非常简单易于理解的。

比如法人账户这事,最后我们开成了,开成是因为我发现之前的数次尝试,包括他单独的数次和我最早的1,2次,都有重要的信息填错了。包括我最终申请成功的那次,其实一开始也是填错的,后来通过邮件和电话等形式进行了订正。

又比如,换驾照这事,我虽然并没有和他一起去考试,但一摸一样的事我见证过另一个人的换驾照历程。两位都历经了4次才把驾照换成,我不知道我老板开车水准如何,反正另一位4次过关的朋友,我是不愿意坐ta开的车的。

而生意和工作上的事就更加简单了。

我们在任何一个国家做生意还是从事工作,都需要认识这个国家的习惯,礼仪,文化,并从中摸索自己应该采取的判断思路和行为模式。在日本从事工作,并不是说酒桌不重要,但酒桌从来不是唯一的手段和最主要的手段,ppt是要做的,很多事项是要事先出数字出根据,而不是“你信我准没错我们公司很大”的。很多客人,会议室里的事做得支离破碎,人家是不愿意吃你那顿饭的。

更何况,饭桌上的对话模式,习惯,风格,内容也都和在国内拍领导马屁不同,不但需要语言水平,还需要杂学的积累,以及一点点同理心。

我的老板无疑在实际业务能力这方面完全是空白,他的逻辑精度,语言水准,谦逊,同理心,甚至是个人卫生(口臭)都让人对信任他持保留的态度。

但是,”歧视“帮了他的大忙。

只要”他们歧视我们“这一点存在着,所有的失败就都不是他的错。


对他们来说,被歧视可以不是事实,但必须是共识

歧视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一部分人避之不及的东西,很多时候他们巴不得自己是被歧视的一方,因为歧视可以是解释一切失败的借口。

所以,他们无论是否实际上碰到了歧视,都会把”我们被歧视了“这事大肆散布。逻辑也是很简单的,如果自己成功了,那就是在歧视的不利环境下力挽狂澜,达成伟业,回头回国和人吃饭,可以吹得非常传奇。如果失败了,那就是别人看不得你好,什么都堵你,”卡你的脖子“,一己之力和整个国家的歧视作对,打不赢也虽败犹荣。

做正事时逻辑上支离破碎,在这事上倒是清楚得很。

我可以非常容易地想象他面对国内群众时是如何描述日本的,封闭,歧视,风格古怪,总之”连我这种会日语的人都搞不定那么多事,一定是在歧视中国人“。

作为国内群众的一部分,我父亲也经常担心我会不会办不成”有些日本人理所当然能办成的事“。因为他那些在日本的,比较成功的朋友(开了公司的那种)都会多多少少告诉他”我们都是被歧视过来的,我无法融入他们的主流社会,你儿子也不能“。

至于实际上我有没有?能不能?我就不做自我评价了。


可能时代曾经毒打了他们

说了一堆坏话,我也必须承认另一种可能性。也就是一部分早年就来到日本的人,真的被那个时代毒打过。

平成中期到现在,日本虽然经济指标原地踏步,但对个体的保护和尊重还是进步了不少的(虽然并不能根绝很多人跳轨自杀)。我在10多年前摸到一点点职场霸凌的尾巴,和离婚交织在一起,组成了我大量消费酒精的29岁。

这种感觉是真实存在的,我日语算是很好很地道的那种了,也可以被放在”你做什么都可以不对,你说得每一句话都可以有语法错误“的境地,一无是处,四面楚歌,孤立无援。

绝大多数人第一次走进日本职场时的语言水准都比我更糟,在更早的时代,他们可能会面对更加肆意的霸凌,背后的嘲讽,以及远比现在更甚的经济压力,和没有微信等网络手段而造成的孤独。

所以我也必须承认,一部分人对于歧视的认识,的确来自自身的惨痛经历和当时环境,并不见得一定就是借口。


在你们眼里,歧视到底是什么?

如果很多事不是在日本发生,而是在自己的国家,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说出一些不同于“歧视”的话来。比如找不到工作。

我在日本很长一段时间(挺长的,按年数算,一只手不够数的那种)都从事人才介绍相关的工作,日本的确是有行业有特定企业不收外国人的。比如国防相关类的工作,以及台湾系的某半导体大厂们会不收中国大陆人才。但是吧,此类工作根本不会有人介绍给你。

下图的调查来自法务省,我并不知道他们是如何设计问卷的,但有两点

  • 雇佣机会均等法的观点上,“因为你是外国人而不采用你”这事是断然不会从企业担当的嘴里说出来的(起码是一定水准的企业)。如此回答的根据必然是“自我申告”。
  • “同工同酬”也是很重要的话题。我并不否认日本并没有做到同工同酬,男女的同工同酬,非正规和正规员工的同工同酬,都是一直以来的话题也得到了数据的佐证。但“因国籍而被歧视者”自称没有得到同工同酬的待遇,他们是如何评价自身与别人“同工”,又是如何得知自己没有得到“同酬”的?

这只是一例,但有一点在我看来是非常糟糕的。

很多人在说起歧视时,句式往往是“因为XXXXXX,所以日本人歧视我们”。

但那个说明歧视的所谓事实,很多时候的水准甚至还不如上面那张图。这也是我为什么总觉得,歧视在更多时候不是一种不公平的社会现场,而是一种人为传播的“都市传说”。


就事论事吧

很多人的确碰到了歧视,很多人却没有。

无论歧视在各个场合是否真实存在,有事都先看看自己,用中国的眼光看看自己有没有问题,再用日本的眼光看看自己有没有问题(比如,自己认识的某个不错的日本人,面对一些事实会作何感想)。

如果你是真心觉得自己被歧视了,那么就事论事可能是个解放自身愤怒的方法。我的永住申请过去14个月了,依然没有什么反应,即便最后的结果是拒绝,我也只会反省自己曾经超速,而不是“区区超速就拒绝申请,这一定是歧视”。

如果你只是为自己已经造成的失败,或是即将迎来的失败找些借口,那我也要为您耐着性子看到这里鼓掌,并送上一句,“您果然不是很珍惜自己的时间。”
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