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uolingo连续800天后的TOEIC成绩

英语对我而言是一门曾经还不错,但学了日语后丢失得最严重且彻底的语言。来日本时要考学,当时有些学校需要英语成绩,TOEIC730的话就可以免试英语之类的。结果我去考了一次,分数居于500分段的中游,早早断了念想。好在当时不比现在,留学生还没那么卷,我还是上了个不错的学校,不至于被英语扯了后腿。

工作后,刚开始用不上英语,也并不着急。直到30多岁,找工作不能再靠“长得还行,性格好学,日语很好”这种基础技能,除去思维逻辑之外,能打败周围日本人的武器中就有英语。


开始复习英语最初的契机

早年我是个有点空就上twitter的人,直到有一天,我审视了一下自己,发现twitter并没有让我获得任何认同,轻松,或是知识,很多时候就是看人炫耀,或者炫耀失败后和人杠精,多看几眼简直浪费人生。

那么问题来了,我戒掉twitter,把时间花到那里去?

Duolingo作为第一个出现的选择,直接采用。


如何可持续地活用Duolingo

最粗暴的方式就是氪金!

是的,我没有开玩笑,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氪金。

上图可以看到,我目前连续学习为817天(2025/8/28时间点)。我可以非常清楚地追溯到817天前的那个晚上,我一边吃着寿司一边看着twitter,心里想着“你们是不是有毛病,和你们在线厮混那么多年的我是不是有毛病?!”

但光光氪金是不够的。这点我可以打包票,毕竟曾经我就荒废过一门我甚至交了钱的在线课程。

但Duolingo的设计,不得不说非常适合我这种不想专门出力气的人。毕竟,我的日文就是靠浸淫在环境中学到现在的水准的。

我周围没有英语环境,但是每天我一定有半小时,在做英语题。


保级压力让我塑造每天的习惯

Duolingo有10个级别的联赛,除去最高级外,其余的联赛都是每周2000分就能升级的,并没有什么难度。

但到了最高级后,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。大家看下图就直到了,今天是周四,我的得分是3146,排在第10位。第一位就不用看了,绝大多数时候都是5位数的仙人,我每周最大的任务就是保级。

保级就牵涉到“每天拿多少分,怎么拿”这个问题。自然,就会把输出分摊到每天。


平均且有效地输出

以一周5000分为目标的话,一般都可以保级。偶尔在长假时会发生6000多分降级的悲剧,这也是为什么我连800多天,但钻石联赛的连续周数仅为32周,在今年第一周我就降级了。

500分一周意味着一天700分。

一个练习的得分为35分,15个问题,一般我最长用2分半完成。

所以,这意味着每天我要用接近1小时完成这个目标么?不是的。

首先,Duolingo有早起宝箱和熬夜宝箱(就是这个意思,根据语言的不用,叫法也不一样),前一天晚上6点后学习的话,第二天的早上6点开始,分数就是两倍。而早上6点练习后获得早起宝箱,能在当天晚上6点后再次获得分数两倍。

分别15分钟

所以,有效利用宝箱,每天的总学习时间就会从接近1小时缩短到30分钟,且分为上下午各1次,每次仅15分钟即可。事实上,这两年多来,自我确立这个习惯后,每天我都仅学习15分钟×2次,不是双倍我不学。(偶尔断链了还是补的)

以此为基础,结合Duolingo其他的一些“每天的特别任务”(类似于4课全对,或是Clear新的Story),还能延长双倍分数的时间。全数Clear每天的特别任务,还能获得经验3倍的时间。


效果

3个月前跳槽,由于打算做长久战的准备,我一边跳槽一边报了TOEIC,也想看看Duolingo的效果如何。

没想到报名后一周我的工作就定了,自然TOEIC也没再多做准备,而是选择直接去裸考。

成绩如下。对我来说,作为每天玩30分钟app的回报,已经是物超所值了,感官上说,我甚至没有觉得自己在补英文。

但上述分数也告诉我,Duolingo也是有极限的,那就是听力并不能得到提升。

作为语言实用派,我依靠Duolingo获得了语感,但无法提升运用能力,最近出国旅游时也有实际的感觉,听说能力并没有什么上升,数值上说,我也只“打败了42%的考生”。


今后

鉴于Duolingo带来的效果,首先我要做的决定是,继续续费。

另外,听说方面的能力,我似乎需要找些其他方法来弥补了。